翁伟铭 官方网站

http://wengweiming.zxart.cn/

翁伟铭

翁伟铭

粉丝:256709

作品总数:43 加为好友

个人简介

翁伟铭,原名翁伟民,1966年10月生。1990年毕业于福建师大美术学院油画系,2011年至2013年于中央美院壁画高研班学习毕业,2012年和2015年两次随中央美院赴欧洲考察写生,新加坡美术总会海...详细>>

艺术家官网二维码

扫描二维码 关注艺术家

留言板

艺术圈

作品润格

书 法:

国 画:元/平尺

匾额题字:

拍卖新高:

联系方式

艺术家官网负责人:小张

邮箱:artist@zxart.cn

本页面资料由该艺术家或本主页注册用户提供,张雄艺术网不为上述信息准确性承担任何责任。

混沌的诠释——翁伟铭油画作品的个性原理


翁伟铭的作品提出绘画可否言说的问题。莱辛告诉我们,二维图式不可言说,这是不可颠扑的真理。抽象语言怎可能说话,翁伟铭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,明知绘画不可言说,故意选择图像的言说形式,顺画面提供的图式形象的指引,从这个形象转向那个形象,再从那个形象回返这个形象,这么来回即可聆听图式形象叙说画家告诉的内心故事。与画家通过观察作画截然不同,翁伟铭将人生体验乃至社会现象的思考借感性呈现出来。

 

 

翁伟铭 | 《走光 | 布面油画

 

其图式形象已非现实形象,当我们想从他的画面辨认熟悉形象时,发现以形象开始的图式却蜕变非形象的路面,当欣赏惠安女质朴娇媚其外表却化蝶飘然,当顺车灯方向遥看前方却瞥见女性器官,即“这”变成“那”,或“那”变成“这”,这个蜕变形式没有任何道理可言,就像意识流的语言形式,变化不是为符合现实生活,意识的流变只为内在精神的需要。叔本华说“在人的心智的权力下有着可以任意复制的某些判断,而这些判断在它们自身以外的别的事物中有其充分的认识根据,即是说这些判断是真的。[1]”复制的变化,其依据是人内在的心智权力,非现实的图式流变依据画家内心情绪的需要。以此,可看出画家作画的视域打破时间空间的界限,按画家的作画理念,将色彩形体归入混沌状态,一棵树可以在土地上,亦可在人的内心里,甚至可以在女性的子宫里。画家可直观一棵树,亦可想象一棵树,画直观的树与画树的幻相,从画面看并无差异。在物质层面设置观察点,与在心灵深处建立观察点,相差甚远。莱辛的绘画不能言说,其误解即将观察点设置在物质层面的感受,物质层面的感受无法超越时空界限。翁伟铭油画语言的强力,可超越时空限制,归入心灵的混沌状态。心灵的混沌状态是创作时态,灵感来临的瞬间,所有的内容汇聚一起,敲击画家内心深处,好像一阕交响曲的所有音符,一下子全都伴随激情来到当前,其作品《家》就是这样的图式。无具体的事件,无明确的性格,无相互的关系,所有的“无”提供共性的家,构成家的因素是分不清的复杂,有一家之间的亲情关系,有人与自然的家园共处,有代代相传的血脉姻缘。那头似鸟非鱼的飞行动物,似乎从久远的年代飞到当下,又从当下飞向遥远的未来。一幅作品何止于画面简单的人物关系,画家试图将人物之间更为复杂的关系诠释出来。

 

 

翁伟铭 | 《少室山写生 | 油画作品 | 2014年

 

画家的内心活动远比画面图式复杂得多,翁伟铭是爱生活的画家,他对社会现象的思索是其生活内容之一,社会现象的杂多构成复杂丰富的生活,运用传统的语言难于表达深刻的思索,画家内在的强力意志促使他选择混搭手法。表面看混搭手法,我们很难从画面辨认熟悉的形象,只是从画面得到混沌未开的荒诞印象,这种强烈的荒诞印象表现在《被阉割的国度》作品中,只有画家本人能够准确解读其内容,画面无完整的形象,其形象处理始终围绕“从这去那、从那来这”的形式展开,可感受善与恶的较量,可领略灵与欲的争斗。其作品《月光之城》之二,将城市与人的故事融为一体,更准确的表达应该是,将城市建筑与人的永恒欲望揉为一体,那个人影走在路上,却是通往女人的大腿。那辆不知驶向何方的车灯照亮前方,发现的却是女性的性器官。仰望明月玉女,看到的却是欲望的偶像。《月光之城》之一是画家中秋夜仰望的作品,月亮的圆形已被内心活动所填满,将龌龊的内心活动与精灵剔透之神混搭,寓意高贵也是龌龊,龌龊压过高贵,在画家眼里,所有事物重归混沌。

 

          翁伟铭 | 《畲族写生之民居 | 油画作品 | 2014年

 

混沌的形态是画家绘画语言的高度,在这个高度的混沌层面,善与恶,美与丑,都可汇入其笔端,揭示在画面上,画家并不作任何判断,他在画面设置交叉纵横的各个悬念,我们可从图像悬念去联想,去思索,去分析,去判断,单纯审美已无法满足我们对绘画作品的需求。混沌图式由此从物质的感受状态,进入语言的混沌层面。按习惯审美样式看翁伟铭的画面,发现诸多不合理因素,打破审美习惯规定的界限,造成感官的审美障碍,正是从审美障碍发出故事的声音,由此打通往心灵的轨道。其语言以混沌状态呈现,看似无规律可寻,正因无规律可寻的画面,激起每一次的惊奇,正因想从画面搜索熟悉的形象,爆发无数次意外的共鸣。画家绝对不是思想家,为了独特的绘画传达,他陷入无限的思索。思索不能解决问题,只能陷入更深的痛苦,其画面的混沌状态是痛苦的爆发,那些无理的黑色线条似乎是各种问题的碰撞。由碰撞的黑色线条,可感画家身上原始的生命意识,冲出画面的界限,冲破语言的审美模式,以自己特有的语言方式诠释心灵的故事。

 

 

翁伟铭 | 《太子沟写生 | 山水画作品 | 2014年

 

画画引起审美,在翁伟铭的作品前,画画引发思索。正因此,其作品与我们习惯的审美很异样,未进入思索地看他的作品,会得不到审美的快感,带习惯的审美眼光看他的画面,会感到特别的失望,失望是断裂的转向,转向绘画的思索。海德格尔认为艺术作品是真理的显现,真理是质疑、反思、判断的结果,翁伟铭用色彩线条进行绘画的质疑、反思与判断。其绘画语言不是意象,而是新的写实形式,这种写实形式以混沌诠释内心的思索,将抽象的情绪借感性传达,这种新的传达方式类似黑色幽默,我们跌入色彩线条形体引发的质疑,陷入忍俊不禁的破碎梦境,失望,抓狂,意外,沉思。正是由思索建立自己的语言,他的油画作品有其独特的审美价值,其创作提出“绘画前思索”问题,不仅为其创作开创无限空间,而且具有当代绘画的学术意义。